图片
社会保险费是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用人单位能否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关系到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和有效运行,关系到劳动者的劳动权益保障。一、劳动者要求补缴社保能否通过诉讼或仲裁方式进行主张1、为劳动者参保并按规定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违法不参加社保或欠缴费用不仅是对劳动者权益的损害,更是对社会保险体系的侵害。法律依据《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保费。《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在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职工办理社保登记《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保的,由社保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补足,逾期可加收滞纳金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社保补缴是否属于劳动仲裁以及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第(四)项虽然规定因社会保险发生的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但却未就社会保险争议的事项进一步解释,因此社保补缴是否属于劳动仲裁受理范围存在不同做法。当前司法实践对补缴社保是否属于劳动争议诉讼/仲裁范畴其实已基本形成一致观点:1)补缴社保的行政属性:社保补缴属于社保征收机构的法定职责,一般不属于劳动仲裁受理和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围。●相关行政法规赋予了劳动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的专属管理权、监察权和处罚权,故该方式属于行政救济,不属于劳动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院的受案范围。【《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十三条、第二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在2010年发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法释〔2010〕12号)第一条及《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法释〔2020〕26号)第一条第一款第五项都可以明确,关于社保补缴是否属于法院的受理范围法院一直以来秉承的都是社保补缴属于社会保险征缴部门的职责,系行政范畴,只有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明确不能补办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情况下,劳动者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因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产生的损失。例外情形:若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保手续,且社保经办机构明确不能补办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保待遇,此类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可通过劳动仲裁和民事诉讼寻求救济。●2011年时,最高人民法院就向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了法研〔2011〕31号答复,其中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征缴社会保险费属于社会保险费征缴部门的法定职责,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同年最高人民法院也多次在其官网上重申上述观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内涵,在2020年5月2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信(访)85753号告知单下发后,更加明确了社保补缴不属于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根据云南省人社厅回应,用人单位未缴社保的,劳动者可凭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文书(如仲裁裁决、法院判决)到社保经办机构补缴。若用人单位已注销或无法补缴,劳动者可主张赔偿损失。图片
2)公司未缴社保可依法追讨补缴+经济赔偿。员工可通过劳动监察(60天办结)或劳动仲裁(进行经济赔偿)两种途径维权。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法律后果:●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会责令用人单位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如果用人单位逾期仍不缴纳,那么有关行政部门将对其处以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有权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补缴程序:用人单位未缴社保的,劳动者可通过行政程序,先向劳动监察部门或社保征收机构投诉,由行政程序责令补缴。法院一般不直接受理补缴请求。若补缴不可行,再通过诉讼主张赔偿。二、用人单位不缴社保,无法补缴时的赔偿责任1.法律依据用人单位未缴社保的,劳动者可解除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六条】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发生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劳动者以未办理社保且无法补办导致无法享受社保待遇为由要求赔偿损失的,法院应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第一条第五项】2.赔偿范围直接损失:劳动者因未缴医保无法报销医疗费,法院判决用人单位全额承担医疗费用承担垫付的费用:用人单位未缴养老保险,劳动者自行垫付后起诉,法院判决用人单位赔偿单位应缴部分及利息。养老金差额:若因未缴养老保险导致养老金减少,可要求赔偿差额。养老金根据当地平均工资、缴费年限等因素核定。经济补偿:劳动者以未缴社保为由解除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三、不能办理退休领取养老保险的损失索赔问题:1、提供无法补缴的证据:劳动者在主张损失前,一定要确认社会保险机构确实已经无法补缴补办,在此过程中,劳动者务必先去社保部门投诉要求补缴,如社保部门告知无法补缴补办的,则需社保部门提供书面的答复意见、告知函或通知书,作为无法补缴的证据。图片
2、损失计算:不能补办导致劳动者无法享受养老待遇,相应的损失已经必然发生。但关于养老保险待遇损失如何计算的问题,法律及司法解释目前并未作出统一的计算标准,实践中对于该损失的计算主要有如下做法:●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及相关单位申请核定:基本养老金则根据劳动者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劳动者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综合确定。●用人单位按照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当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一次性支付劳动者养老保险待遇赔偿●参考地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以职工退休时当地退休职工的社会平均养老金标准基数,结合单位和个人应承担的比例份额,一次性计算养老保险损失。●按照最低养老金标准计算。(作者:王洪ˡᵃʷʸᵉʳ【以法为剑】 云南恒志律师事务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灵菲配资-灵菲配资官网-股票配资是什么-线上配资开户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